1)(三百四十二)“英日同盟”延续之梦的终结_高科技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百四十二)“英日同盟”延续之梦的终结

  1921年5月31日,一无所获的裕仁结束在英国的访问,前往法国、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访问。在巴黎,裕仁与留学欧洲的年轻日本军官进行了秘密会晤,这些受到亲信的少壮军官后来成为裕仁用来取代长州藩阀势力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为三四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化的骨干力量。9月3日,裕仁回到日本,于11月25日正式接替病情严重恶化的大正天皇接掌政权,降下了“大正民主时代”的帷幕。

  另一方面,在裕仁离开英国去欧洲其它国家访问期间,7月11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英国议会发表长篇演讲,声称“英日同盟、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前途、以及因这两个问题产生的英美关系问题,是帝国政fu要认真考虑的主要问题……我们政策的第一原则是要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合作,我们确信依靠这个因素比其他任何单一因素都能好地建立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也希望维持与日本的密切友谊和合作,这种可贵友谊的大优点是可以协调两个太平洋大国的势力和活动,因此可以继续保持大英帝国的稳定和远东和平。”劳合-乔治的演讲表明了英国在远东的一轮竞争中首先要与美国保持一致的态度,同时英国又不想过分得罪日本而损害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于这样的结果,此时裕仁已经心知肚明,他明白,“英日同盟”已经伴随着劳合-乔治的演讲终结了,现在所差的,只是一个手续了。

  此时的裕仁,思绪又回到了即将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揽”国际会议上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角逐的是英、法、俄、德、日、美诸国。大战结束后,沙俄灭亡,随后成立的苏维埃俄国退出了在这一地区的竞争;德国战败,已被排除在强国之外,战胜国不允许它在除本国领土之外的任何地区再有利权;法国在战争中遭到重创,此时正忙于医治战争的创伤和巩固它在欧洲的既得利益,无暇ā足亚太地区的争夺。因此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政治舞台上主要是美、英、中、日四国间的表演,其中既有英美的矛盾,也有英日的矛盾,以及中日间的矛盾,而其中突出的矛盾则为美日之间的利益冲突,争夺的中心在中国,此外在如何处置赤道以北原德属岛屿、如何处置东西伯利亚问题,以及如何限制海军军备等话题上,美国与日本之间也是态度迥异,争论迭起、矛盾频生。

  在大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会上,美国代表强烈要求对包括日占岛屿和已由英澳军队占领的威廉皇帝地、西摩萨亚、瑙鲁等在内的原德属太平洋领地进行国际共管,或者干脆将其jā还德国。日本则坚持

  请收藏:https://m.shangju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